研學日記2 微笑對世界
美國東部之旅接近尾聲,我們的兩位導游自然是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旅途結束前,很多同學想通過寫日記的方式來表達對他們的感謝之情。不過,我卻希望用這種方式,分享一份感激給我們的司機師傅。
第一次見到他,是在紐約剛下飛機,那時看見一個棕黃色短發(fā),個子不高的中年男人,講一口流利的中文,正和導游談笑風生。見到我們,他便微笑著揮揮手,幫我們把一個個大而笨重的箱子塞進大巴。
通常來說,旅途中和一個司機在一起的大部分時間,是司機在前面默默無聞地開車,旅客在后面一聲不響地睡覺。因此,我盡管多次旅行,但對司機的印象并不深,有時甚至都沒見過司機師傅的正臉。但這次卻截然不同,正如他在離別前的閑談時說的:“也許未來在世界的某個角落,你看見了我,然后忽然認出來,這個人是我以前去旅游時開車的司機。朝我笑笑。”也許,能像他所說的那樣,就夠了。
每次我們登車,他總坐在駕駛座上,面帶微笑,朝我們每個人友好地點點頭。如果是早上,還會補上一句“早上好!”。他在起點播撒了整車快樂洋溢的心情,平穩(wěn)而不失速度的一路上,收獲的果實就是每個人的微笑,拋灑在陽光里,斑駁的影如一只只鴿子,紛飛自如。
一次歸途,路上下起了大雨,天色亦晚,正當我們擔心沒帶傘時,只見司機師傅緩慢地將車來回調(diào)整,讓我們的車門正對上賓館的大門。貼近的距離一如他貼心的程度。讓我們沒淋到一滴雨。還有一次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自助餐廳,有同學不小心把一塊水果弄掉在地上,他端著盤子離開,而司機師傅正好在附近,只見他拿起桌子上的一張餐巾紙,包住水果,將其扔進了垃圾桶。
我想,這些好的習慣,好的行為,實際上也是一種微笑,一種不是用嘴而是用肢體表達的微笑。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:生活是一面鏡子,你對它笑,它就對你笑。
我希望我的這篇文章也能成為一個微笑,成為生活對每個人千千萬萬個微笑中的一份子。也許未來在世界的某個角落,我看見了你,然后忽然認出來,你是我以前去旅游時開車的司機。朝你笑笑。
許志強2015,7.15至7.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