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升旗儀式”旗手:
魯文豪,高三(13)班,市優(yōu)秀學生干部。
“國旗下講話”發(fā)言人:
張陳晨,高三(13)班,團支書,市三好學生。
“國旗下講話”發(fā)言稿
各位老師、同學,大家早上好,我很榮幸能夠在國旗下講話,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《責任》。
責任的含義有兩種,一是份內(nèi)應做的事;二是沒有做好份內(nèi)應做的事,應當承擔的義務。人只要活著,就必定要承擔某些責任,因為每個人的生存空間中總有自己份內(nèi)該做的事。
作為子女,我們有孝敬長輩,贍養(yǎng)父母的責任,作為哥哥、姐姐,有開導弟弟妹妹的責任,《小抄寫員》一文中年僅12歲的敘利奧為了幫助父母維持家中生活,默默幫父親工作,雖被誤解但仍堅持著,表現(xiàn)了他對家人深沉的愛,與父母共同承擔家庭負擔的責任。我們也許能感受到他的責任感,也許會敬佩他,但我們有沒有問過自己,我們?yōu)楦改缸鲞^什么?我們?yōu)檫@個家做過什么?
我們—“90后”已逐漸長大成人,這個年齡,遠遠超過了父輩挑起生活重擔的歲數(shù)!我們現(xiàn)在還無法承擔家庭負擔,但是我們可以減少父母的負擔,我們可以安排好作息時間,可以自己整理房間,可以自己做飯……有許許多多的事可以自己做。也許我們只是飯前盛飯端菜,卻能讓父母忘掉勞累,幸福的笑著。父母承擔責任,辛苦卻幸福,我們是不是也能把責任當作是甜蜜的事?只要我們意識到這是我們的責任,就會樂此不疲,感到無比的幸福。
作為學生,學習是我們的責任,學習不是為父母、為他人,而是為我們自己。對自己負責,就要做好我們應做的事,讓自己不后悔!
班級、學校是我們學習生活的集體、成長的園地。在學校生活中,我們要樂于關心和幫助他人,熱愛集體,注重團結合作,勇于為集體增添光彩。我們要真正明確自己是學校生活的主人、學習的主人,有了這種主人翁責任意識,我們就會自覺地關心他人、熱愛學校、熱愛學習。
世界上,大凡作出重大貢獻的人,能夠創(chuàng)造奇跡多由責任感使然。人只有有了責任感,才能感受到有許許多多有意義的事需要自己去做,才能感受到自我的價值和意義,才能真正得到人們的信任和尊重。
作為高三學生,我們即將進入大學、步入社會,但我們準備好了去承擔責任了嗎?如果誰不愿承擔責任,那么誰就注定會失敗。
履行自己的職責必然需要付出艱辛,但在盡責時所體會到的自我滿足和情感交流之樂,再苦再累也是一種幸福。所以,讓我們在承擔責任中成長,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,也是讓自己更幸福!
我的國旗下講話結束了,謝謝大家!